標籤彙整: 美麗世界

正念 – (II)

『正念』就是觀察事物的本身 – 我們的念頭、情緒、身體感受以及周邊發生的一切。

卡巴金博士指:「正念減壓」在英文中沒有「療法」的意思,與其說是一種醫學治療方案,倒不如說是一種訓練和休養。「正念」雖然源於東方的宗教,但其本質是一種教人如何明智生活的藝術;通過正念減壓療法的冥想方式,喚醒自己內在的專注能力,密集專 注於當下每一瞬間身心的感受。

正念改善慢性疼痛、焦慮、憂鬱、睡眠障礙,並增強免疫系統。
  • 醫學界用正念幫助病人改善慢性疼痛、焦慮、憂鬱、睡眠障礙,並增強免疫系統。
  • 企業界用正念幫助員工提升專注力、情緒管理能力、復原力、創造力、領導力與人際溝通能力。
  • 教育界用正念幫助學生增強學習效率與情緒平衡,並可優化大腦。
  • 我們也能用正念改善健康、工作與家庭生活!

正念是一項包含ABC三個要素的技能:A (aware) 覺知;B (being with) 全然接受當下經歷,而不意氣用事;C (choice) 更好地選擇適應環境的方式。在西方醫學臨床研究中,科學家已經運用了EEG意念控制技術和大腦成像技術,定量探尋正念減壓療法中,冥想對神經生理機制的影響。通過對比有豐富冥想訓練和經驗的人,與沒有冥想練習的人的大腦活動狀況,艾默里大學科學家盧茨·布法斯基·路易斯發現,前者的專注力和情緒控制能力明顯優於後者。

正念減壓療法操作起來非常簡單,例如:

  1. 正念式呼吸和行走:讓自己從無覺察狀態到覺察狀態。
  2. 重新看待世界:避開沉思式思維,去體驗而不去幻想;又或以躺卧的姿勢作(全身掃描)的冥想練習。
  3. 和自己的情緒對話:學會和我們的情緒對話,通過呼吸、行走和冥想等練習跳出情緒的困境。
  4. 善待我們的情緒,信任自己身體的覺察力,抵達極限,將不良的情緒轉化成正面的思維。
  5. 改造你的生活:如果我們能夠活在當下,讓事情按照它們的本來面目存在, 那這就是練習的本身了,把正念融入你的生活當中,好好感受生活。

正念減壓是一種讓你能更明智地生活的方法,它可讓你更清晰地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事物。對於情緒管理和心理減壓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套適合自己標準的減壓和心靈療癒方法,所以只要找到對自己有效的方法,那便是一種好方法了。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第1章7節

For the Spirit God gave us does not make us timid, but gives us power, love and self-discipline. — 2 Timothy 1:7

正念 – (I)

正念 (mindfulness) 源於古老的佛教禪修 (meditation),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醫學榮譽教授 喬.卡巴金 (Jon Kabat-Zinn,PhD) 將正念引入西方主流社會,並應用於醫學上。他認為:「正念是有意識地覺察,專注於當下這一刻,而不附加任何主觀的評判。」

喬.卡巴金教授自設了減壓診所,把正念介紹給需要應對壓力挑戰的病患者和普通人,並設計了「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 ,協助病人以正念禪修的方法去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獲得多方的肯定。他的多本暢銷著作,被翻譯成為三十多種語言。其對歐美正念的發展貢獻卓越、獲獎無數,曾應邀至美國白宮指導官員正念減壓;前英國首相卡麥隆,更邀請他至首相府商討如何以正念來幫助國家。

正念包含:有意識地覺察、專注於當下、不主觀評判三個重要元素

『正念』包含了以下三個重要元素:

有意識地覺察 – 正念的覺察,並不是那種模糊不清的知道,而是對正在進行的事情進行深度關注。例如:平常我們吃飯時,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如果突然問你剛才那一口飯是什麼味道?你可能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因為這種感受是模糊的,這和正念進食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正念進食,需要你專注於吃飯這一件事,而且是仔細地觀察和感受每一口飯,米是不是有點硬、菜是什麼味道等等⋯⋯ 這些我們看似平時不會注意到的事情,其實正好就是鍛鍊我們思維的最好時機!

專注於當下 – 我們常常發現腦袋中有很多亂七八糟沒有意義的思緒,都是由過去某件事,或未來某個可能性所引發的連鎖反應。這些事除了讓我們思緒混亂、陷入恐懼痛苦之中以外,對於現在的我們根本沒有絲毫正向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讓自己專注於當下的時刻,若發現自己又習慣性地去想過去和未來時,就馬上把注意力慢慢拉回到當下。這樣的練習會有助於提昇我們的專注度,能更快地從不良情緒中抽身離開,並對體驗採取一種好奇的、開放的、接納的態度。

不主觀評判 – 我們太容易對一件事作出批判了,在生活中人們往往都充滿著對自己、對別人的評價,而正念就正正是需要我們學習怎樣從客觀的角度去觀察一件事。這種練習能幫助我們專注自己的內心,不被任何情緒浸染,能擁有更加平靜、愉悅的內心感受。正念告訴我們,世界是一面反射的鏡子,包含:清晰、接納、公正、開放、寬容、和藹。修習正念時,我們能覺察和意識到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一幕幕畫面,而不會迷糊地陷入其中或懵然不知。正念意味著全然感受生命 (即使有時候會很痛苦),對每一種體驗都充滿好奇心和勇氣,並於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淡定,作出冷靜明智的決定,而不是批評、爭辯、和意氣用事。

實際上,正念對所有人 ,包括:心理焦慮、抑鬱、食慾減退、疲乏、睡眠差、身體疼痛的患者, 與及非腫瘤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正念練習」通過讓人們專注於呼吸、專注於感受或其他事物,來訓練自己的頭腦,達到清晰專注的狀態,從而擺脫負面情緒對人的糾纏,提昇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

*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 詩篇第16章11節

You will make clear to me the way of life; where you are joy is complete; in your right hand there are pleasures for ever and ever. — Psalms 16:11

學會感恩,你會活得更快樂!

感恩讓人的心充滿著正能量,能將念頭轉化及修正

當一個人懂得感激、對所有事情都能充滿著感恩的心,那就一定不容易被困難打倒了。因為「感恩」讓人的心充滿著正能量,能將念頭轉化及修正,視困難為人生的一種磨鍊與挑戰。想開了、便能想通了,想通了、自然快樂了!

當你懂得感恩,把每一天都當成美好的一天時,你便能以輕鬆的心情去開展每一天的生活了。每天一覺醒來時,不妨大口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感謝自已還能好好的活著,感謝今天可以活出自已的生命,久而久之後,你便會發現自已變得更快樂。

當你懂得感恩,便不會常常抱怨,因為你會發現,其實自己已經擁有很多,根本沒有缺少什麼!今天你擁有的,很可能明天便失去了,但你今天失去的,很可能將來又會再度擁有了。學會感恩,接受生命是充滿著改變,能夠活在當下,便是一種幸福了。

當你懂得感恩,便不會對過去的事物再糾纏或後悔了,因為你明白已發生的無法改變,唯有把握著此時此刻,才是最重要。過去的就由它過去吧!把它當成是人生的一堂課、一種歷鍊,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成長,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學懂感恩,便能學會放下。

當你懂得感恩,就意味著你懂得付出和回饋了。不要對別人的幫助和給予,視為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習慣,別人是沒有義務一定要幫忙的,幫忙是出於善意、是出於憐憫,不要漠視別人的好意,更不應糟蹋別人的一片愛心。對於曾經幫助過自已的人,試著找機會回饋對方吧!「施比受更為有福」,真正的感恩,是付出大於給予。「助人為快樂之本」,真正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付出。

願每一個人都能夠懷著「感恩」的心,健康、快樂、無憂地好好過生活!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儆醒感恩。— 歌羅西書第4章2節

Devote yourselves to prayer, keeping alert in it with an attitude of thanksgiving. — Colossians 4:2

養生之道系列 – 慢活

慢生活(Downshifting),又稱『 慢活』,是一種社會行為或趨勢,其倡導人們擺脫對物質瘋狂的迷戀,重過簡單的生活。慢活的概念是放慢生活的腳步,與他人共享閒暇時光,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並專注於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建立人際關係上。另外,慢活強調不揮金如土,移除存在於高水平生活中,所積累而又不需要的財產雜物,不為了消費而追求經濟成功,重過有意義的生活。

慢 – 是一種階段性的自我反省,人生的大方向是往前看,但也需要總結教訓,讓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學會悠然自得,在工作和生活中適當地放慢速度,以豁達和欣賞的心態去感受身邊的人和事。學會心平氣和,放慢匆匆的步伐,嘗試讓生活過得更精緻。

慢 – 不是懶惰地不做事情,而是更加認真仔細地關注在每一件事的細節上。慢 – 不是拖拖拉拉地降低工作效率,而是能更準確地作出分析和探究。慢 – 是不衝動地靠近別人,能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作觀察與審視。所以,「慢活」大概就是作為一個優雅現代人所必要的條件了。

慢活」的理念已經拓展出更多不同範疇的生活模式,從強調健康飲食的「慢食」,到以體現人文關懷為宗旨的「慢寫」,再到宣傳享受心靈沉澱與愉悅的「慢讀書」,提倡尋找樸實純真愛情的「慢愛」等,都是主張著重於細節上慢慢品味和享受人生,以慢去作體驗,才不會讓身邊很多美好的事物白白地錯失掉。

  • 慢食 – 不只說要慢慢品嚐,更是一種懂得珍惜和對大自然尊重的生活態度。
  • 慢寫 – 不只是要慢慢寫、經過思考地寫,而是要懂得欣賞和理解。
  • 慢讀書 – 不只是好好讀一本書,而是要學習如何言之有物,並從書本中獲得啟發。
  • 慢愛 – 改變為了排遣寂寞所產生出來,速食般的戀愛態度,回歸樸實單純的愛情。
慢活
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增加生命的深度,找到內心的平靜,便是愛惜自己的最好方法。

「慢活」是任何情況下都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增加生命的深度,找到內心的平靜;讓身體保持在穩定的機能,回歸簡單平凡的生活方式,感受當下最幸福美好的時光。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是永恆的財富。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步調,但如能做到於工作之餘,多關心自己身心靈的健康,動作放慢點、生活悠閒點,便是愛惜自己的最好方法。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詩篇第16章11節

You make known to me the path of life; you will fill me with joy in your presence, with eternal pleasures at your right hand. — Psalm 16:11

養生之道系列 – 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個想擁有健康和長壽的人,就必須堅持早起的習慣。早睡早起,加上好的心態、健康飲食、及時調理,身體就能處於「最佳」狀態。不早起,陽氣沒有生起來,人就乏力,同時還愛發脾氣;脾氣大,體內的邪火也大,起得越晚,睡得越久,反而會越累。

無論是年輕人或是長者,早上沐浴於晨光之中,更能使人心曠神怡。

早起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研究顯示,無論是年輕人或是長者,早起者的情緒表現會顯得更積極,自我健康感更好。若天氣佳,早上沐浴於晨光之中,散散步、呼吸清晨的新鮮空氣,更能使人心情舒暢、心曠神怡。

長期早睡早起,新陳代謝順暢,皮膚會變得更好,黑眼圈也會變淡。相比之下,那些晚睡熬夜,白天不起的人,即使同樣每天睡7小時,樣貌會顯得較為蒼老。熬夜會導致內分泌失調,所以也是發胖的主要因素。如能按時休息,早早起床,再配合適當的鍛煉,不僅不會發胖,還可保持身體健康、身材苗條。

由於早起的關係,感覺時間變多了,不再是時間在追趕你,而是你在指揮時間,就不會再有焦慮感了,患上抑鬱症的風險也會減低。充足的睡眠,有助改善大腦注意力和記憶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複雜的問題。

多項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增加患病率的機會;早睡早起可增強免疫力,有助預防感冒等病毒的感染。不僅如此,早睡早起還可大大降低心臟病、腎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即使生病,康復時間也會較快。

早起後做什麼?

早上醒來後,切忌立即起身,應該慢慢睜開眼睛,先躺在床上輕輕活動一下四肢,幾分鐘後再慢慢起來,然後在床邊坐3-5分鐘才站起。起床後先喝一杯溫水,因為清晨的血液比較黏稠,建議起床後應慢慢、小口小口地喝下一杯約40℃左右的白開水。

專家認為早上不適宜進行較劇烈的運動,但建議利用起床後的黃金10分鐘,做一套簡單的養生操,可有助鍛練身體、增強體質。

* 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 — 箴言第6章9節

How long will you be sleeping, O hater of work? when will you get up from your sleep? — Proverbs 6:9

養生之道系列 – 莫生氣!

「生氣」是人類最常表現出來的情緒反應,有些人比較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天生就屬於烈火性格,基本上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他突然暴怒的觸發點。不過總是愛生氣的人,其實大部份都擁有著一個害怕受傷的靈魂;就是因為怕受傷,所以先聲奪人,看起來像是在對別人生氣,但實際上,其實是在氣自己。

那麼,人到底為何會生氣呢?

  1. 受到阻礙:有一個目標想達成,但受到某些事或某些人的阻礙,而無法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完成。
  2. 受到不舒服的刺激:某個痛點被踩到,某句說話或行為促發了其負面的感受。
  3. 過度忍耐:這件事情本身只是一個導火線,可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已經忍耐很久了,所以籍此機會連同過往的新仇舊恨,一次性的全部被引爆出來。

如果一個人長期習慣使用「暴怒」的方法來溝通,這其實是「表裡不一」的現象。無論是氣別人,還是氣自己,生氣始終傷元氣又傷和氣。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麼,應該怎樣做才可以令自己不生氣呢?首先,讓我們先從中醫的角度去看。

  • 肝主疏泄 大怒傷肝 – 大怒會影響肝的運行,造成淤積,進而對肝臟造成損害。 肝傷則脾傷 ,消化易失調 。
  • 肝腎同源 常生氣易腎虛 – 如果肝長期不正常,必然會影響腎的功能。因此,常生氣的人,肝必然受損,久而久之,出現腎虛的可能性也很大。
  • 氣根源於息,息調則氣調 – 氣調則一身之中無不流通四達,百脈安和,神情清爽泰然,即使勞力也不是很煩苦。
學會以理智駕馭情感,讓自己活得更健康光彩

百病「氣」為先,我們都明白健康非常重要,但並不是有錢就能夠擁有健康,也不是有權就能夠健康長壽。幸福並不是用金錢和權力可以衡量,在已經解決了溫飽以後,擁有健康身體的良藥,就是要先擁有一個好心情。不生氣,不是要你沒有情緒,而是選擇對負面情緒「已讀」但卻「不回」。讓我們都能善用理智,將情緒引入正確的渲洩渠道,學會以理智駕馭情感,讓自己活得更健康光彩,讓自己變得更親切動人!

*你不要心裏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 傳道書第7章9節

Be not quick to let your spirit be angry; because wrath is in the heart of the foolish. — Ecclesiastes 7:9

明天會更好!

每天工作營營役役,為生活奔波忙碌,當你晚上躺下來的時候,有否仔細的想過,其實人活著真的不容易。每一天都要面對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有開心的、有傷心的、有無可奈何的、有令人生氣的、有哭笑不得的、有解釋不清的⋯⋯ 每天的生活就好像不斷地上演的戲碼一樣,重複又重複地每天在演出。

當你嚐盡人生百態,走過高山低谷後,你便會發現,其實今天仍然能活著已經挺不錯啊!

一切也只是過眼雲煙⋯⋯

「人生」就是一個磨練的過程,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挑戰;有時候你會成功、有時候你會失敗,有時候你會領先、有時候你會跌倒,如果沒有這些,你永遠都不會成熟,只要明白箇中真諦,便能領略到,其實一切也只是過眼雲煙⋯⋯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享受生命,好好的體驗生活,好好的活在當下,好好的活出精彩人生。無論是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又或是在風雨交織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大聲的對自己說:「昨天挺好,今天很好,明天會更好!」

慢慢地你便會明白,人生一輩子,要經得起考驗、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有時候堅持未必能獲得勝利,放棄未必就等於認輸,與其「華麗撞牆,倒不如優雅轉身」。給自己一個迂迴、喘息的空間,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整、學會糾正。有很多時候,人生需要的不僅是執著,更是回眸一笑的灑脫。

匆匆是光陰、忙忙是人生,我們都只是歲月的過客;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在歲月的盡頭,我們都終成煙縷。一年也只不過是三百六十多天,一生也只不過是幾個十年,有緣相識時要好好把握,有緣相處時要以誠相待。在生活的每一天,要懂得珍惜、學會把握;人生活著不易,失去後什麼都成幻滅,懂得珍惜今天,才能擁好更美好的明天!

Keep smiling,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詩篇第46章1節

God is our refuge and strength, a very present help in trouble. — Ps. 46:1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住」是在乎,在乎某一件事、某一個人;也是執著,執著於小我、自我及自我價值的判斷;比如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心中老是牽掛著這些事物,那就叫心有所住了。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執著,不在乎自己好不好,這就叫作「無住而生心」,但這個心已不是煩惱的心了。
「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煩惱心;無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現,自然不會受到利害、得失、是非的影響而煩惱了。

常存感恩的心

用「愛的眼睛」去看世界,而心中有了愛,愛便無處不在。

生命因感恩而精彩,心靈因感恩而平和。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和給予,學會用感恩的心去生活,便會發現生活中蘊藏著無數感人的片段,應當倍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能用「愛的眼睛」去看世界,而心中有了愛,愛便無處不在。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常懷感恩心,一生無憾事。

  • 感恩斥責過你的人,讓你學會了思考。
  • 感恩遺棄過你的人,教你學會了獨立。
  • 感恩傷害過你的人,使你磨礪了心靈。
  • 感恩讓你絆倒過的人,使你強化了意志。
  • 感恩在困境中幫助過你的人,讓你堅定了信念。
  • 感恩在順境中忠言提醒你的人,幫你校正了航向。

感恩是力量之源,愛心之根,勇氣之本。小草心存對陽光雨露的感恩,一歲一枯榮之後又萌發新綠;雄鷹心存對藍天白雲的感恩,在清寒玉宇中展翅高飛。溪水心系對巍峨高山的感恩,從山澗低吟下瀉;泥土心存對廣袤大地的感恩,在田野裡散發沁人的芬芳。

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感恩生命的偉大,感恩生活中的美,感恩大自然賦予生命的一切恩澤。正因為生活要求我們用感恩的心態去面對,我們才明白到生活的意義。

*「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在他裡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 — 歌羅西書第2章6-7節

As, then, you took Christ Jesus the Lord, so go on in him, Rooted and based together in him, strong in the faith which the teaching gave you, giving praise to God at all times. — Colossians 2:6-7

平常心

塵世間濁流滾滾、紛紛擾擾,人要做到「心無物慾」的境界,也許真的很難 ⋯⋯ 在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說,做人必須要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到底平常心是什麼?要怎樣才可以做到呢?

平常心是一種心境,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度去看身邊的人和事。榮耀也罷,屈辱也罷,都要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少一些無奈與感概,多一份從容和淡然。『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心態放平,生活就是一泓平靜的水;心態放輕,人生就是一朵自在的雲。

平常心是一種境界,慧能大師曾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所以根本不用對抗外在的誘惑,因為事物從心而過後,不曾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跡。對於世間的萬事萬物,只需用一顆平淡安靜的心去面對,一切便已足夠了。誘惑面前,它是一種純潔;危險面前,它是一種勇敢;複雜的環境面前,它是一種清醒。

所謂「平淡是真,寧靜是福」,無為、無爭、不貪、知足,保持平常心就好。

真正的平常心,其實就是保持著一顆自然的心態,不要理會妄念的干擾,不要左右本來的真意,形體與心意相合。只要明白這個道理,人自然就不會被物質的奢華所吸引,也不會被如潮的塵海所掩沒。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簡單,把心態放平穩,不被外界的動亂干擾;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人生在世,太開心了不好,容易樂極生悲;太傷心了也不好,容易做出極端的事;顧慮太多不好,容易多生憂愁;太貪心了也不好,永遠不知道滿足。所謂「平淡是真,寧靜是福」,無為、無爭、不貪、知足,保持平常心就好。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約翰福音第6章63節

The Spirit gives life; the flesh counts for nothing. The words I have spoken to you-they are full of the Spirit and life. — John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