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著重市場經濟與物慾,令人變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上的缺失,信仰上的崩塌,使人的心靈變得越來越空虛和迷茫。很多疾病都源於物質生活的過剩,物質太多時,我們便會在選擇中迷失,最後,犧牲了原本應有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
百萬富翁想當千萬富翁,千萬富翁想當億萬富翁,這種對金錢或物質上無止境的追求,使人活得越來越累、壓力越來越大、心靈越來越虛空。我並沒有反對人們對物質或慾望的追求和渴望,但必須抱有一種正確的觀念和態度,就是「恰如其分、適可而止」,要記著『剛剛好便夠了』。不要因過多而變得浪費、不要因過剩而製造更多垃圾,萬物皆是如此,最後只回歸塵土。
知足者,身貧而心富;貪財者,身富而心貧。不是常說「知足常樂」嗎?「樂」是在於心中富有,心無牽掛。當一個人懂到知足、了無所求時,那就自然心不煩、身不疲、心能安了。當一個人吃得下、玩得動、睡得好時,那就離幸福快樂不遠矣!
每當我們做任何一件事前,請先問問自已,最終能得到心靈富足嗎?我們要懂得把心靈的富足與虛榮心的滿足作區分,心靈的富足是長久的,而虛榮心的滿足是暫時性的。心靈的富足是一種美,而這種美是沿自內心的快樂。做人最重要是品格、態度、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要讓心靈啟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煩惱;不論財富多或少,只要活得開心自在便夠了。餓了就吃飯、累了就休息,生活想要什麼滋味,自已去加什麼調味;是甜、是酸、是甘、是苦,自已選擇、自已體會、自已細味。
金錢上的富有,永遠彌補不了心靈上的貧窮;唯有追求心靈上的富足,才能活出更健康精彩的人生。
*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 傳道書第2章10節
For my heart took pleasure in all my work, and this was my reward. — Eccl.2:10